整治旅游市场也要理一理购物店这个源头

2021-06-01 11:37:53 丨 来源:中国旅游报 丨 点击量:
治理旅游市场乱象必须聚焦源头、下重拳。


为深入整治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营造旅游业复工复产良好的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推进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云南导游威胁游客“不消费就列入征信”的网络舆情,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云南省有关地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依法查处8家企业和5名个人,分别给予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并将严重违法企业和个人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
购物店的非法经营行为是旅游市场诸多乱象的源头之一。众所周知,一些地方旅游市场中存在导游人员强迫游客购物、诱导游客消费、擅自调整行程、擅自降低旅游服务标准等乱象。在前述乱象中,导游人员是强迫游客购物、诱导游客消费的具体实施者,但真正的策划者、操纵者、主导者却是购物店、自费项目的经营者。购物店经营者通过向游客销售质次价虚的药品、茶叶、玉器、银器、水晶等所谓旅游纪念品,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中部分利润用来向导游人员,向以低价甚至零费用招徕、组织游客的组团机构支付报酬,向承担游客运输的巴士司机支付补贴,向承担游客食宿的饭店支付补贴。在整个灰色链条中,购物店是核心环节之一,其他旅游经营者都受其影响,被其协调;在诸多旅游乱象中,很多购物店是主谋,其他经营者、从业人员是协同者。
治理旅游市场乱象必须聚焦源头、下重拳。以往,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中,被整治、打击的对象常常是旅行社、导游,真正的主角——购物店,却能够屡遭检查而无大恙,即使被处罚,其一般承担的也是无关痛痒的责令改正、小额罚款,而不是刑事责任。即使购物店被吊销营业执照,也能够改换门庭,重新开张、营业。由此可见,如果“过”与“罚”之间不匹配、不相称,从而导致其违法收益远远大于其违法成本,就会对违法者构成一种无形的“激励”。由此,要铲除旅游市场上的诸多乱象,必须铲除其源头,进行根治。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相关案例来看,自2019年以来,北京、广东、四川等地人民法院,对一些购物商店的非法经营行为,依法以“强迫交易罪”“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诈骗罪”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严厉打击了非法购物店的嚣张气焰,对规范当地旅游市场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8px 2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令人欣慰的是,因非法购物店引发的旅游市场乱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对包括文化和旅游等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乱象进行标本兼治。只要我们聚焦源头,坚决、全面、彻底贯彻上述意见确定的各项措施,就一定能够铲除长期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源头,还旅游市场一片净土,还广大游客一份安心。
 
分享到: 收藏
关键词阅读:专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