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金融:痛点还很多

2016-03-18 12:55:00 丨 来源:东方财经杂志 丨 点击量:
过去两年,在线旅游势头迅猛,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
作为二者相融的产物,互联网旅游金融这个更细分的领域,则是在众多在线旅游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的推动下迅速爆发。“互联网+旅游+金融”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 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旅游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逐步被用户认可,整体旅游金融还处于市场启动阶段。未来3 年内, 互联网旅游金融将加速渗透,其交易规模的增速将远高于在线旅游市场的增速。
 
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旅游+ 互联网+ 金融”的联合将大有作为。旅游行业各细分领域会不断创新并推出新的金融服务和配套产品。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为金融领域的投资者带来丰盈的投资回报。
  
谁在做旅游金融
 
目前,旅游金融已经嵌入到在线旅游服务的各个交易环节,成为旅游延伸服务中重要的一环。当前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上的玩家众多, 包括在线旅游网站、垂直分期旅游平台、电商平台 、互联网金融公司、银行等,都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具体来看,在线旅游网站借助“地缘”优势, 在自有旅游业务的基础上,迅速跨界互联网金融,携程、去哪儿、途牛、驴妈妈、艺龙等均推出了自己的旅游金融产品。如驴妈妈网与中银共同研发的 “小驴分期”,途牛网的“途牛宝”、“首付出发”,携程网的“携程宝”和“程涨宝”、淘宝旅行和余额宝联合宣布推出“旅游宝”等等,有了互联网金融的助力,在线旅游行业又多了不少新玩法。
 
而首付游、游侠分期、分期旅游网、呼哧旅行、爱旅行等数量众多的垂直分期旅游平台,则以旅游分期为切入点进入分期消费市场。它们普遍以年轻白领和大学生作为主要目标群体,或专注于境外出游,或专为穷游一族服务, 用户确定了旅行方案后即可线上完成审核付款。此外,分期乐、爱学贷、桔子分期、等大学生分期网站也不约而同地加强旅游场景的产品谋划。
 
电商平台在跨界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也把“先消费后付款”的模式复制到了旅游产品上,可以说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借助自身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信用消费模式,为入驻的合作旅游平台及自有的旅游产品推出分期付款服务。以京东旅游白条为例,京东金融作为资金方,用户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选择心仪的旅游商品。
 
当旅行从一种服务产品变成金融产品,有着资本优势的银行业就加入了角逐的行列。银行主要以两种姿态进军旅游分期市场,一种是旅游贷款产品,如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随兴游”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的“新一贷”等;另一种是与线上旅游网站或旅行社进行合作推出专属特惠金融产品,最常见的做法是与银行联合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刷指定信用卡有优惠”已成为旅行社揽客的重要手段。此外,随着高端财富群体的日益扩大,各商业银行纷纷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通过发放旅游卡等方式的旅游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成了部分银行运用自身的资源维护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新方式。
 
纵观整个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各路“选手”均已入场,产品阵势也已经初见雏形。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 各大平台所推出的旅游金融时间都并不是很长,要想让旅游金融消费成为一种常态,他们还需要去大力培育消费者使用旅游金融的消费习惯。
 
创新机会还很多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分析认为,作为新兴的服务消费行业,旅游业内有大量的现金预收、预付,产业链条繁杂, 业内支付频繁,面向消费端的消费信贷有广阔的空间。
 
“在未来,金融会是旅游产品的可选标配。”创东方合伙人肖珂直言,看好消费金融的潜力, 而旅游金融作为消费金融场景化的重要垂直方向,市场空间是广阔的。
 
肖珂指出,不同体量的旅游企业,旅游金融的打法不同。如携程、去哪儿、途牛这样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在线旅游平台,主导旅游金融产品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体量较小的旅游企业,接入外部专业的旅游金融产品供应商是较为明智的选择。首付游、旅居宝等为用户提供切实价值的创新平台,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都会有机会。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也表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国民旅游意识不断提高, 旅游人数正迅速增加,而旅游金融产品能够让消费者先旅游再消费,或边玩边理财,许多旅游者将转化为旅游金融用户,旅游金融市场空间巨大。这个行业未来可能的创业机会还有定制化旅游金融服务。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商旅行业、旅游地产、航空业、度假等旅游细分领域都存在金融痛点,需要引入金融的概念。不论是消费者或是商家,都有对金融结合旅游强烈的需求。
 
一位从事旅游互联网相关工作人士这样描述他眼中的互联网旅游金融:“互联网使很多原来不可能的交易变成了交易,使很多资源交换行为得以跨时空配置。而旅游互联网金融则把旅游产品、支付、保险等内嵌在人们的购物、吃饭、游玩等旅游行为中了。从广义范围来讲,互联网旅游金融其实一直就在身边,就在游客的每次旅途中。”
 
两个切入点
 
有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为19.7 亿元人民币,渗透率为5.9%。而据易观智库预测,到2017 年,整体渗透率将超过30%,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21.9 亿元人民币。互联网旅游金融服务将成为带动在线旅游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这么大的蛋糕无疑令人心动。不过,要吃到嘴里并不是那么容易。
 
肖珂认为,在旅游金融领域创业, 需要同时考虑旅游产品和金融产品的双重属性,整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给旅游企业输出金融能力, 如风控、分期服务、保险产品定制设计等;二是通过金融的方式提供差异化旅行产品,如旅居宝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指出,未来在旅游产业链金融方面,可以利用商户上下游的数据,通过金融方式做增值服务构建新的营业模式,这种方式相对有比较高的竞争壁垒。但“旅游+ 金融”的模式, 更需要企业做好内部数据分析、支付安全等方面的监控。
 
东方汇富东开投资研究院合伙人戴文浦认为,金融是一个工具,一种手段,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就是高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旅游这个行业, 金融服务也是如此。“特定的场景和特定的人群结合,必然产生特定的需求。在旅游这个基础场景,存在着众多差异化的需求,有些可能是之前的旅游平台没有关注到或忽略了的,这时创业者便可以创新旅游金融产品, 来满足这些需求。”
 
不过,戴文浦提到,进入“互联网+ 旅游+ 金融”这样一个新兴、跨界的行业,创业团队本身也应该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懂旅游,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还要对金融有很深的理解。当然,产品还要有创新和差异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旅游金融产品门槛低,即使模式创新也很容易被复制,产品层面很难存在竞争力。未来, 依靠资金补贴力度极有可能成为企业决胜的终极手段,直接倒逼创新意识的加速衰退。他指出,旅游金融的普及需要产品创新的支撑,而创新则需要良好的环境。
分享到: 收藏